学院新闻

“123”·校庆日|第一届“理享”物理月开幕式暨导师领航·科技报国——连续变量光量子芯片专题报告顺利召开

发布日期:2025-05-10  发布人:浏览量:

 


 “物理乾坤万象新,星辰大海任探寻。”浩浩学府,百廿风华。逢山西大学建校123周年,将百廿三载的传承与奋进,镌刻为永不消逝的岁月华章。校庆之日,我院特别推出第一届“理享”物理月——弘扬科学家精神主题系列活动,并成功举办开幕仪式,带领大家走进物理学的奇妙世界,弘扬追求真理、勇攀高峰的科学家精神!

 2025年5月8日晚7点半,物理电子工程学院第一届“理享”物理月启动仪式暨“导师有约”在博雅报告厅如约举行。本次活动以“导师领航·科技报国——连续变量光量子芯片专题报告”为主题,特别邀请到光电研究所、光量子技术与器件全国重点实验室教授、博导苏晓龙教授,与青年学子面对面展开学术与科研方法论的双向探讨。学院党委书记樊伟、全体辅导员、班主任以及本科生、研究生共计420余人参加,会议由学院党委副书记李志芳主持。

111.jpg


222.jpg


 苏晓龙老师从量子科技的发展入手,指出量子科技作为当今世界各国激烈竞争的战略高地,自上世纪90年代起便备受瞩目。美国最早启动相关支持计划,英国、欧盟、德国等也纷纷投入大量资金推动量子技术发展。我国同样高度重视量子科技,不仅将其列入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在“十四五”期间更是明确了量子通信、量子计算和量子测量等重点发展方向,并启动国家科技创新2030“量子通信和量子计算机”重大专项。近年来,我国在量子科技领域成果频出,如发射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成功研制“九章”系列光量子计算原型机等。


333.jpg


444.jpg


 苏晓龙老师提到簇态作为一种特殊的量子纠缠态,能够在多个量子比特之间建立复杂的量子纠缠,是实现高效量子计算和量子网络的关键。集成光量子芯片作为一种新兴技术,能够在微纳米尺度上编码、处理、传输和存储光量子信息。但是离散变量光量子芯片在制备大规模纠缠簇态时面临着巨大挑战,随着比特数的增加,量子纠缠的制备成功率呈指数下降。与离散变量光量子芯片不同,连续变量光量子芯片因其确定性产生的特点能够更高效地实现大规模量子纠缠的制备和操控,是量子信息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

 为制备该芯片,苏晓龙老师团队在技术上进行了一系列改进。团队采用的连续变量编码方式,让量子比特能在芯片上稳定排列组合,形成复杂的纠缠网络,稳定性和可操控性大大提高。通过超低损耗的连续变量光量子芯片调控技术多色相干泵浦与探测技术,将损耗降低。同时团队采用氮化硅晶圆,发展了相干共振和探测技术,并采用多色共振方案,成功产生所需频率,进而获得连续变量簇态。在验证纠缠和簇态的过程中,团队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他们通过测量频率模式的关联、调控local光并测量本征模式等方法,从八组分纠缠中选择六个构建簇态,并成功验证了簇态的真实性。


555.jpg


666.jpg


777.jpg


888.jpg


 苏晓龙老师在报告中还分享了团队未来的研究方向。他介绍,团队将继续优化芯片性能,致力于解决复杂计算问题。同时,计划发展混合量子信息处理,构建连续变量量子通信网络,实现实用化或专用的连续变量量子计算。此外,团队还将在芯片上集成线路和探测器,实现从光源、量子线路到探测器的一体化,推动量子信息处理走向实用化!

 活动尾声,苏晓龙老师对同学们说道:“要将理想照进现实,就需要同学们脚踏实地的去奋斗,过程中遭遇失败和迷茫实属正常!”殷切期望同学们能够传承物理学科中爱国、攀登、奉献的伟大精神,将困难化作前行的动力,在勇攀科技高峰的道路上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999.jpg


 活动结束后,同学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并写下了心得体会,摘选部分内容如下:

 今天的学习让我受益匪浅。感谢苏老师的启发,让我意识到处理科研阻滞的关键,在于建立"问题意识"与"坚定意志"——把障碍本身作为研究对象,将停滞期视为必要的思维发酵过程。或许我可以暂时抽离具体问题,通过跨学科阅读激发新视角,在学术共同体的对话中捕捉灵感火花,秉持着坚定的信念,牢记物电精神,会让我在科研道路上勇往直前。谁无暴风劲雨时,守得云开见月明!


101010.jpg

——2024级光学专业研究生程慧聪


 听完今天的讲座,我内心久久不能平静。苏老师团队在芯片技术上取得的突破让我深受震撼。这不仅是科研上的胜利,更是对科学家精神的完美诠释。我深刻认识到,科研需要的不仅是专业知识,更需要团队协作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在未来的科研道路上,我更应该以优秀老师和师兄师姐为榜样,积极参与团队合作,与同学们共同攻克难关。我相信,只有团结一心,才能在科研的道路上走得更远,为国家的科技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110110110.jpg

——2024级光学专业研究生侯海天


 从连续变量光量子信息概念阐释,对照压缩光源芯片研究进展,到连续变量光量子芯片的实验室突破,苏老师用精准的逻辑、精妙的类比和精巧的动图,深入浅出、自然完整地讲述了课题研究的始末,带我们重温了这一段科研之路。苏老师的讲解对各年级同学有普适和兼顾,无论知识水平如何,皆能有所收获。通过讲解,我在科研训练中未能理解透彻的连续变量、纠缠态、压缩态等概念得以明晰,对讲解中展示的课题相关文献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2023级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常越


 在聆听此次前,我对量子领域虽有听闻,却知之甚少。这场报告犹如一把钥匙,为我打开了通往光量子芯片世界的大门,让我领略到量子科技的无限魅力与巨大潜力。苏老师不仅讲解了光量子芯片的进展前景,还以研究过程中连吃一个月泡面的经历鼓励了在困境迷茫及处于瓶颈中的学子要“山高万仞,只登一步””,不畏困难,勇攀高峰。

——2024级电子信息类侯柏旭



快速导航
Copyright © 山西大学物理电子工程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