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专业

首页 » 教学工作 » 本科专业
专业名称 专业代码 专业类 学科门类 专业建设点
物理学 070201 0702物理学类 07理学 国家级一流专业、国家级特色专业、省级品牌专业
电子信息工程 080701 0807电子信息类 08工学 省级一流专业
电子信息工程(集成电路方向) 080701 0807电子信息类 08工学 省级一流专业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080714T 0807电子信息类 08工学 国家级一流专业、省级品牌专业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080705 0807电子信息类 08工学 国家级一流专业、省级品牌专业

专业介绍

物理学专业是国家级首批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国家特色专业、山西省高等学校优势专业。1994 年获批物理学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2021 年入选国家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 基地。依托这两个国家级基地,物理学专业开办物理学拔尖计划班、国家基地班、优才计划班三类班级,建成了分类分层的人才培养体系。本专业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培养掌握物理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具有良好的数学基础、实验技能以及数值计算能力,能在物理学或相关科学技术领域中从事基础科学研究和教育事业的拔尖型领军人才。在招生、奖学金额度与比例、师资配备及硕士免试推荐等方面享有特殊政策,也可申请本-硕-博连读一贯制培养(“优才计划”)。

主干课程有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数学物理方法、原子物理学、经典力学、量子力学、固体物理学、电动力学、热力学与统计物理等。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是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山西省品牌专业、山西省量子科技未来技术学院主要支撑专业。专业面向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发展需求,以立德树人为统领,在量子科技、光电传感及激光光谱等领域培养数理基础扎实、科学素养高、创新意识强、国际视野开阔、工程实践能力强,能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程设计和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创新人才。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数学、物理学科的基本理论,掌握光学、量子力学、电子电路、光电检测技术等基本原理和方法,接受综合物理实验、光电传感与测量、激光技术与应用以及电子电路等方面的系统训练。主干课程有电磁学、物理光学、应用光学、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子技术基础、信号与系统、电磁场理论、量子力学、激光原理与技术、光纤通信原理与技术、光电检测技术等课程。

主干课程有电磁学、物理光学、应用光学、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子技术基础、信号与系统、电磁场理论、量子力学、激光原理与技术、光纤通信原理与技术、光电检测技术等课程。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是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山西省品牌专业,拥有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本专业坚持“厚基础、宽领域、重实践、强能力”的人才培养思路,课程体系包括数理基础、电子学、通信及信息处理等模块,侧重于通信与信息处理,培养理论扎实、能力过硬,能从事各类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科学研究、产品设计和技术管理的创新型复合人才。

主干课程有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通信电子线路、数字信号处理、通信原理、电磁场理论与天线等。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是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拥有10个专业实验室、1个创新基地、2个工程实训中心。本专业培养具备扎实的现代电子技术理论,过硬的电子系统设计和工程技术能力,能在电子技术、通信系统、智能控制等领域及企事业单位从事各类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应用开发、工艺制造和技术管理的应用型高级工程人才。

主干课程有电路与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电磁场与电磁波、计算机系统与应用、通信原理、数字信号处理、信息理论基础、电子测量技术、雷达技术、无线通信、现代交换技术、嵌入式系统原理及应用等。

电子信息工程(集成电路方向)(大同校区)是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拥有12个专业实验室、1个创新基地、2个工程实训中心。专业方向聚焦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需求,以电子信息工程为基础,融合半导体物理、电路设计、计算机科学等学科,培养具有扎实的集成电路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能够在集成电路系统设计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产品检测和测试等工作的高素质创新人才。

主干课程有电路分析基础、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电磁场与电磁波、信号与系统、功率半导体器件设计基础、微电子器件、半导体物理及器件、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模拟集成电路设计、数字集成电路设计、电子设计自动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