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团工作动态

格致人物丨硕士研究生左建康——不问归期

发布日期:2021-05-15  发布人:学院团委浏览量:

 

2021515日发布于公众号:山大物电人


左建康,男,出生于1996年,山西大同人,中共党员(入党时间2016.6.16)。本科就读于山西大学电子信息工程系。本科期间担任班级班长,2016–2017年任院系学生会主席。20179月加入山西大学第二十届研究生支教团。20187–20199月赴山西省静乐县支教一年,并担任静乐服务队队长。现就读于山西大学物理电子工程学院,2019级硕士研究生,担任班级班长,学院研究生会主席。2019年创立山西科贸候鸟有限公司,始终坚持不忘初心,为爱而行,战役助农,使命必达的信念带领候鸟供应链紧急助力原平市麻港村20万斤核桃出村。2020年创立山西金成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与多所学校达成校企合作,为毕业生提供就业岗位。

再见,两字一句,开始了多少别离。相聚,一句两字,搁浅了多少后会有期。

——题记

六月是个欢乐季,也是一个分别季。不经意间,我的支教生活到达了尾声。回首来时的那一天,明媚的阳光陪伴我们六名队员来到静乐县。座谈会上,团县委李书记的寄语、静乐一中李校长的重托依然铭记心头。一年的时光转瞬即逝,这一年,我们都在用心感受着生活的辛酸苦辣,也正是因为


用心,才有更多的感受,想留下一点文字来记录一下我们的支教生活。

来服务地之前我读了很多篇学长学姐写下的支教日记,做足了心理准备,也做好了在苦中作乐的准备,但是没想到的是我们支教的日子并没有想象中的艰苦。县领导和校长的热情接待,老师们和同学们的嘘寒问暖,就好像回到了自己的家乡。静乐的人民憨厚老实、民风淳朴、为人和善,我们初到静乐处处感受到的都是温暖。

根据受服务学校的需求,我被分配到了静乐一中进行支教工作。由于环境闭塞、思想封闭、家庭教育等原因,学生们的学习成绩实在令人担忧。优质的生源不断地流失,造成教育成绩难以更上一层楼。我觉得自己的责任不仅仅是教给他们课本知识,也不仅仅是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而是要在他们内心的深处引起共鸣。我要给他们播种新的希望和理想,要给他们展现出一幅他们前所未见的生活画面,从而让他们自觉地鞭策自己前进。

其实这里孩子们都很懂事,可是,他们中的一些却因为家庭或学习的负担有着或轻或重的心理问题,并非如我们想象的只是生活窘迫或者学习上的困难。这是我始料未及的,也是更难解决的。有时候我只能做一个倾听者,支教之初内心那种希望帮助素昧平生的孩子们追求更美好生活的热情会遇到现实的冲击。我的队友所在的那个中学有百分之八十的学生是单亲家庭或者是孤儿,大部分都是留守孩子,父母在外打工,家里面只有爷爷奶奶。但现实的困厄也恰恰是当地需要志愿者的原因。每当我们听到老师和学生说:那是志愿者……’”,心中一种自豪感油然而起。志愿者这种身份的可贵之处就在于在基层岗位上要勇于承担、甘心奉献。对我们来说,哪怕只能尽力帮助一位学生,也是一种心安。


刚到静乐县的时候,说实话很不适应。这里的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都是方言,几乎不用普通话,所以沟通起来有些困难,当时的想法就是如何能尽快找到一种交流方式,尽快融入这个集体当中,才能全身心投入到支教工作中去。在平常的茶余饭后或工作之余与老师们聊聊天、谈谈家常、开开玩笑,尽量去熟悉他们方言。到现在我还能说一些静乐的方言,有时候上课说几句还逗得孩子们哄堂大笑。老师们都很淳朴善良,非常热情,经常叫我们吃饭,给我们做当地的特产。讲真的,学校的老师们都把刚毕业的我们当作孩子一样,可我们不能总把自己当作孩子。既然作为一名志愿者来到了这里,我们就要担起这份儿责任和义务,在学校里就是一名普通的教育工作者,和老师们就是同事关系,只有这样认识才能锻炼自己,提高自身能力。

通过一段时间的适应, 自己慢慢感悟,发现自己变得随和了,没有架子了,少了一些城里人的傲气,多了一些淳朴的东西,坦诚交流,用心相处,慢慢地融入到了这个集体,也提高了自身为人处事的能力。除了日常的教学任务,我还参加了学校的后勤和行政工作,利用自己的特长为学校的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


我们非常的幸运,来之前,学校的餐厅刚好重新建设完,我们每天一日三餐都在食堂吃,吃得还是蛮丰富的,农产品是静乐县的一大亮点,尤其土豆特别好吃,这里的菜基本全


是土豆做成,主食的种类也特别多,有各种粗粮,早晚都会有小米粥。住的条件还是不错的,水电这些也基本有保障,还是比较方便的。这和来这之前想象的艰苦条件相比,真是很满意了。

工作之余,学校的老师们也有一些业余爱好。我们经常在茶余饭后,下下棋、打打球、聊聊天。静乐一年四季分明,夏天来的比太原较迟,这里的环境也和来这之前想象的大相径庭,青山绿水,鸟语花香。每当心情不好时,都要出去逛逛岑山书院,爬爬天柱山,站在山上望着全县城,感受着乡村炊烟袅袅的生活,心境自然就开阔了,所有的不开心都会丢掉,这里是一个静心的地方,是一个能让人有所思考的地方。

一年的支教生活,与其说自己对当地孩子们改变得多,不如说这种生活带给自己的触动和感激更深。来这之前我觉得支教应当是一件很单纯的事情,远离城市的喧嚣和复杂,远离城市过于物质化的观念和生活,事实本也应当如此。但我在这一年的体会,我发现实际情况远非想象的那样,这里的一切,包括教育在内,都在积极向城市模式靠拢。城市化虽然是人们向往的,也是我们来的初衷,但是我觉得有些淳朴的风土人情是值得我们留恋和珍惜的。也正是这些触动与感激,促使我更加了解和热爱这片陌生且亟待发展的地区。


一年的时间非常的短暂,短得让人觉得刚刚开始就要结束。同时一年的生活也是漫长的,在这一年中,我们在大山深处谱写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青春之歌。在这一年里,我们在严寒的风雪中绽放着乐观、坚韧、积极、勇敢的生命之花。在这一年里,我们用实际行动见证着自己无悔的青春!

信息来源:左建康、山西大学研究生

责任编辑/熊立婷

快速导航
Copyright © 山西大学物理电子工程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