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堃墀院士2005届博士研究生 贾晓军
最近中共山西省委教育工委下发了文件,号召全省教育系统开展向彭院士学习的活动,作为一名在彭老师实验室学习和工作多年的年轻老师,每天感受着这样的精神,却不知道从何处写起能把彭老师这些年对我的谆谆教导完整地表达出来。只能想起平时彭老师对我们教导的点滴小事,从这些事情中感受到彭老师严谨治学、敢于探索创新的科学精神及其坚持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我能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自然十分幸运,也受益匪浅。
彭老师(中)与学生们在办公室
初识彭老师是在2000年春天,当时彭老师还是山西大学的校长,作为一名刚刚被推荐到光电所读研的学生,迈进了光电所的大门。光电所历来以严格考勤要求所有的老师和学生,各位老师更是以身作则。彭老师即使行政公务再繁忙,也会坚持下午和晚上来到实验室,和学生一起讨论每天的研究进展,探讨实验中遇到的问题。他经常教导我们勤能补拙,每天必须保证充足的时间投入科研,才有可能做出来能和重点院校对比的工作。每周六的所会,也是我们一直坚持的传统,彭老师每次都按时出现在会议室,带领大家了解国际上的相关学科前沿进展,探讨每个实验平台下一步的工作目标和实施方案。每次所里毕业的学生回来,大家也总是在说,在所里培养的这种严格的作息习惯,对自己的成长大有益处。
彭老师(右二)与潘庆(右一)、苏晓龙(左一)与贾晓军(左二)在实验室
实事求是,是彭老师对我们在科研工作中的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要求。他说,实验中的每个数据一定都要经得起推敲,每个关键的结果一定要多次核实。记得2003年的暑假,非典疫情耽误了工作进程,而实验室正好有一个量子保密通信的方案需要尽快完成。在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的时候,彭老师就带领我们赶紧恢复实验室的工作,尽一切可能把失去的时间补回来,也经常和我们一起加班到深夜。
到了最后阶段,大家都急切地盼望着实验结果的成功获取。但是事与愿违,谱仪上面出现的结果总和我们预想的不一样。他带领我们认真分析问题的原因,经过多次论证,后来发现是方案中的一环设计得不够完善才造成了这样的结果。
彭老师教导并宽慰我们,科学肯定不会总是一帆风顺的,中间有这样的波折很正常,自己发现比被别人指出来更好。我们也及时修正了方案中的问题,另辟蹊径的完成了量子纠缠交换的工作。
这样的事情很多,彭老师总是通过这样的事例,践行着“攀登、奉献”的所训,光电所也在他的带领下逐步地发展壮大。所里很多毕业的学生也都变成了老师,继续发扬着这种精神。我也会尽力将这种精神传承下去,为实验室和山西大学物理学科的发展尽自己一份微薄之力。